大星蕨

 大星蕨是水龍骨科的岩生型蕨類,常見於低海拔地區小溪旁的岩石上,根莖為長匍匐狀,葉疏生,著生於岩石上常成群出現,其葉片為單葉革質,具有明顯的葉柄。

 和其他水龍骨科的親戚一樣,大星蕨的孢子囊群無孢膜保護;它又是星蕨屬的蕨類,大部分星蕨屬的蕨類,其孢子囊群很小,數量多且散生於整個葉背,而大星蕨的孢子囊群則屬例外,除了比較大以外,而且常僅於葉片中脈兩側各一排著生,大星蕨的「大」,指的就是其孢子囊群較同屬來得大。
大星蕨
大星蕨
2016.2.23 台北市景美山

大星蕨的個蕨資料:
學名:Neocheiropteris fortunei (T.Moore) Fraser-Jenkins, Pariyar & Kandel
分類:水龍骨科\扇蕨屬
生長環境:低海拔地區林緣至林內溪谷旁較潮溼的岩石上
頻度:★★★★
生長習性:岩生
根莖:長匍匐狀,幼莖被覆褐色鱗片
葉柄:長可達25公分,基部具有稀疏的褐色鱗片
葉片
  遠生,葉間距約2至4公分,肉質至革質,單葉全緣,長披針形,葉緣略呈波浪狀
  長可達60公分,寬可達5公分
葉脈:網狀,網眼裡還有游離小脈
孢子囊群:圓形且較大,著生於中脈兩側,通常是各呈一排
觀察特徵
  具有長約10至25公分之葉柄
  孢子囊群為圓形且較大,著生於中脈兩側且各呈一排


 大星蕨為岩生型蕨類,常成群生長於較潮溼的岩石上,低海拔地區常見。
大星蕨
(2016.5.20 宜蘭縣仁山植物園)

大星蕨
大星蕨
2016.3.1 台北市景美山

大星蕨
大星蕨
2014.10.4 新北市三峽滿月圓)

大星蕨
大星蕨
(2016.11.7 烏來)

 具有會生出側枝的長匍匐莖,葉遠生,葉與葉約有2至4公分左右的間距,葉柄長可達25公分。
大星蕨的長匍匐莖及葉柄
大星蕨的長匍匐莖及葉柄 
(2016.11.19 烏來雲仙樂園)

 葉肉質至革質,單葉全緣,長披針形,長可達60公分,寬可達5公分,葉緣略呈波浪狀。
大星蕨
大星蕨
(2014.10.4 新北市三峽滿月圓)

 剛冒出來的幼葉,新生的莖密被褐色鱗片。
大星蕨的幼葉
(2016.11.7 烏來)

 葉脈網狀,網眼裡還有游離小脈,除中脈外,其餘的脈均不明顯。
大星蕨的葉脈
大星蕨的葉脈
(2016.6.24 台北植物園)

 孢子囊群大,所以被稱為「大」星蕨,且不同於同屬蕨類散生於葉背的小型孢子囊群,其孢子囊群常僅著生於葉片中脈兩側各一排,它是水龍骨科的蕨類,不具有孢膜。
大星蕨的孢子囊群
大星蕨的孢子囊群
(2016.5.24 台北市中正紀念堂)

大星蕨的孢子囊群
大星蕨的孢子囊群
(2016.5.20 宜蘭縣仁山植物園)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